2月10日,在全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曉星氨綸(寧夏)有限公司觀摩現場,從1,4-丁二醇到氨綸再到以氨綸為材料制成的運動衣、嬰兒紙尿褲等,產業鏈條上的各種產品,引起與會者的濃厚興趣。
“彈性真好!”與會者使勁拉了拉氨綸成品,不由贊嘆。
氨綸,是已知最富彈性的合成纖維,具有高伸長、高回彈、耐疲勞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各種紡織服裝、醫療保健及汽車內飾等領域,是綜合性能優良的紡織原料。
連日來,精彩紛呈的北京冬奧會上,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運動緊身衣,就是以氨綸為原料制作的。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經歷從“電石—1,4-丁二醇—聚四氫呋喃—氨綸”的化學加工過程,成為制作氨綸的主要原材料。
從一塊煤到一根絲,一條高性能纖維新材料產業鏈,在這里延伸。
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是大型循環經濟示范企業,主要生產電石、1,4-丁二醇、聚四氫呋喃等氨綸產業鏈前端產品。
“公司以年產62萬噸煤制甲醇和年產75萬噸電石、年產23萬噸電石制乙炔為‘雙龍頭’,形成年產44萬噸甲醛→20.8萬噸1,4-丁二醇→10萬噸四氫呋喃→9.2萬噸聚四氫呋喃產品線,打造煤化工產業鏈、品牌鏈。”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生產新型紡織材料氨綸和高檔聚氨酯彈性體的主要原料,聚四氫呋喃廣泛應用于紡織、化纖等新興領域。
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生產的煤化工產品聚四氫呋喃,供應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氨綸生產企業。
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差別化氨綸及化學纖維產品的制造與銷售,擁有差別化氨綸技術研發中心和氨綸產品性能檢測平臺。曉星氨綸(寧夏)有限公司年產36萬噸氨綸及其原料配套項目是目前寧夏最大外商投資項目,從破土動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了280天。這兩家氨綸領域知名企業以聚四氫呋喃等為原料,采用國際先進的干法連續聚合紡絲工藝,生產出不同規格的環保型差異化氨綸等高性能新材料,然后進入紡織等企業,作為紡織原料被加工成美麗、時尚的各種服裝。
從一塊煤到一根絲,再到一塊布,最終實現了從黑色到多彩的蛻變。
近兩年來,我區建鏈強鏈延鏈補鏈,科學精準謀劃一批利長遠、打基礎、補短板的大項目、好項目。積極推進泰和新材與曉星集團氨綸等項目建設,將建成4萬噸高性能對位芳綸及原料、30萬噸差別化氨綸、7萬噸/年化纖助劑等上下游基礎材料項目和研發基地,構建一體化高端產業集群,把高性能纖維產業鏈打造成為全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記者 丁建峰)